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图片

玉米2024-10-11 06:36:28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褐斑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玉米褐斑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玉米褐斑病的症状表现?

玉米褐斑病常发生于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症状首先表现在顶端叶片的尖端,最初为黄褐色或者红褐色小斑点,呈椭圆形或者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

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图片

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茎秆和苞叶上。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毫米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直径可达3~5毫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叶片可能干枯或纵裂成丝状。

(1)叶片上的症状

一般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水浸状退绿圆形或椭圆形小斑,常密集成行,与健康组织相间分布呈黄绿条带,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2)叶鞘上的症状

茎上病斑多发生在节的附近,以口不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一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及收裂,遇风易倒折。

1.褐斑病随病情发展,病斑中心由黄褐色变为褐色,四周为黄色,病斑周围有绿色果锈病病斑,由黄绿色变成橙黄色,边缘红色。

2.褐斑病病叶背面呈暗褐色,无明显边缘,无肿胀现象;锈病病叶叶背为黄色,发病部位逐渐隆起,比正常叶厚3~4倍。 3.褐斑病在发病后期出现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锈病病斑发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黄色小点粒,以后逐渐变黑色。

玉米去褐斑病偏方?

防治玉米褐斑病,选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三唑酮+磷酸二氢钾+有机硅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水溶液。根据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

唑醚氟环唑治玉米褐斑病效果好吗?

唑醚氟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常用于农业上治疗多种病害。对于玉米褐斑病,唑醚氟环唑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褐色斑点,进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唑醚氟环唑能够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根据研究和实践经验,唑醚氟环唑对于玉米褐斑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病害的严重程度、环境条件、病原菌的耐药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唑醚氟环唑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使用唑醚氟环唑或其他农药进行病害防治时,建议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抗药性的发生。

玉米褐斑病能自愈吗?

        不能自愈。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首先在处于顶部的4~8片叶叶片的尖端发生,病斑初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的白色或黄色小斑点,叶肉褪色为红黄色,许多小斑点通常连接在一起形成横带状大片黄斑;后期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斑块,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造成叶片无法输送营养而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不及时防治的话,最后会或病干枯减产量。

        因为不防治会导致玉米产量受损。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与茎杆,危害严重田块,风吹茎杆折断,减产严重,所以要早防。

        药剂可选用14%井冈氟环唑20~40克或25%吡唑醚菌酯15克,再加上30%氟环唑20~30克。另外,再加上聚糖锌50克、聚糖硼15~20克、磷酸二氢钾50克、芸苔素10克进行均匀喷施。

       上述药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一遍,可有效预防玉米褐斑病病害的传播蔓延,同时也可预防后期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可谓是一举两得。打药建议在下午4点之后进行,药剂一定要打匀打透,这样才能起到预防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褐斑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褐斑病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