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地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玉米地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是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
玉米地里面,看到青虫有两种,一种是甜菜夜蛾、另一种是斜纹夜蛾。它们有共同的危害,就是啮食玉米叶片下表皮及叶肉。
对于已经发生青虫危害的,建议使用12%的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30ml一亩地喷雾;或者10%的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15ml一亩地喷雾。这两个配方都验证过,绝对能彻底消灭害虫!(玉米地肉虫容易产生抗药性,建议轮换使用药剂,尤其是虫螨腈成分,最多连续使用两遍)
1 可以抗玉米地虫子。
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于杀虫剂,对玉米地虫子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3 除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农药也能够抗玉米地虫子,如氟氯氰菊酯、吡虫啉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防治措施来控制玉米地虫子的危害,如旋耕深翻、轮作、种植寄主植物等。
会变成飞蛾
玉米地里面的青虫有两种,一种是甜菜夜蛾、另一种是斜纹夜蛾。它们有共同的危害,就是啮食玉米叶片下表皮及叶肉,成虫后变为飞蛾。
对于已经发生青虫危害的,建议使用12%的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30ml一亩地喷雾;或者10%的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15ml一亩地喷雾。这两个配方都验证过,绝对能彻底消灭害虫。
和温度、湿度环境有关,一般卵孵化4-5天,幼虫生长10到15天,蛹10天羽化,成虫5-10天死亡。
玉米螟幼虫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
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植物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
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
玉米地的夜蛾他不仅危害玉米,对其他多种农作物都会构成一定的危害性。这也是玉米夜蛾的食性比较杂的特性,很多种作物的叶子都成为了它的美食,玉米夜蛾的幼虫能够把玉米叶子吃的仅剩下叶柄,对于作物的生长构成了严重的损害。对于玉米夜蛾的防治,要根据它的生长规律特点,针对性的采用防治措施,才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玉米夜蛾的生长规律
玉米夜蛾的蛹会在每年的春季大约3月份乳化为成虫,到4月份之后,通常在田野的杂草上就可以见到其幼虫的出现。6月份的中旬前后开始对玉米进行危害,并逐渐的进入到危害的盛期。玉米夜蛾成虫的生活习惯是白天进行隐藏,夜间开始出来活动危害,这也就是它名副其实的被称为夜娥的原因。
二、防治的措施
1、清理杂草:田间地头的杂草,要及时的清除,清除杂草可以起到消灭冬蛹的作用。在春季后要及时的灭杀杂草上的初龄幼虫,或者是查找到作物上的虫卵,予以摘除销毁。
2、诱杀成虫:根据玉米夜蛾有很强的趋光性,可以在田间采用悬挂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
3、药物防治:在玉米夜蛾的三龄前喷洒药剂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可使用敌百虫或者是杀灭菊酯乳油,灭幼脲等农药都可以。还可以使用生物制剂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等进行防治。
玉米夜蛾目前已逐渐的进入了盛期,确实应加强日常的巡查,做好及时的灭杀,防止其泛滥成灾。以上是农大对于玉米夜蛾的防治,所了解的一些常识,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玉米地为何夜蛾虫持别难治?怎么预防作物被害?答:寄主范围,该该虫为多食性,但明显嗜好禾本科,最常为害,王米,水稻,高梁,甘蔗为也害棉
,十字花科,葫芦科,花生,苜蓿,洋葱,菜豆属,甘薯、番茄及其他茄科植物(茄皮紫烟草,辣椒属)、多种观赏植物(菊科、康乃馨,天竺葵属)。【危害情况】:幼虫取食叶片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造成很大损失。在大一些的作物上,如玉米穗,幼虫可钻入力害。取食玉米叶时,留有大量孔。低龄草地夜蛾虫幼虫取食后叶脉成窗炒状老龄幼虫同切根虫一样,可将30曰龄的幼苗沿基郭切断幼虫可钻大孕穂植物的穗中,为害番茄等植物时,可取食花雷和生长点、并钻入果中。和群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环境有利时,常留在杂草中。【检疫与防治]:用于种植的植物出口前几个月,在产地应经检疫并确认无该害虫。植物的一般类型(如切枝)应在低温下(低于1,7。C下处理2-4天)保存处理,再进行熏蒸。在玉米上,5%种苗断茎,20%幼小植株叶丛(生长前30天)受害,就需要化学防治。高梁上,该虫经济阈值为毎叶1头(或2头)幼虫,或每穗上有2头。在一些地区、该虫己经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增加了防治的困难。多种寄生蜂可寄生地夜蛾虫,其他许多捕食性天敌也有记载。表明生物防治是值得考虑的。幼虫的自然寄生率一般很高(20%一70%,大多数被茧蜂寄生。10%-15%可被病原菌致死。己育成抗多种害虫的玉米品种。几种生物防治也己用于抑制害虫种群部分受害可被健康植物补偿,故栽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多种基本措施有利于减少危害,提高植物补偿能力。草地贪夜蛾用药推荐:(优利普)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g16%甲维.茚虫威详细介绍十22%噻虫.高氯氟微襄悬浮剂20%噻虫.高氯氟详细介绍。三天后跟踪死虫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挑出田间虫子,仅一头重度中毒,一头存活,其余全部中毒死亡,虫体瘫软,颜色加重呈深黄色(虫子种类不止一种,仔细看的话那一头活虫并不是草地贪夜蛾哦)
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早防早控,当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倾斜时要立即开始防治。
1、麦收后播前使用灭茬机或浅旋耕灭茬后再播种玉米,即可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危害,也可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苗齐苗壮;
2、及时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清除麦茬和麦秆残留物,减少害虫滋生环境条件;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虫能力。
化学防治:幼虫三龄前防治,时期为出苗前(播种前后均可)。
1、撒毒饵。亩用4~5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饵,在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2、撒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细土,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3、灌药。(1)随水灌药,用48%毒死蜱乳油1kg/亩,在浇地时灌入田中。(2)喷灌玉米苗,可以将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cm左右的害虫藏匿的地方。
夜蛾虫是一种境外入侵害虫物种,对粮食作物危害非常大,具有“粮食杀手”的恶名而著称。夜蛾虫危害特点是,繁殖非常快,适应性强,虫口密度大,以幼虫危害性最大,幼虫虫体较大,蚕食作物叶片,食量大,最喜欢危害粮食作物而且他们还具有特别能吃,特别能飞,还特别能生,传播速度快。
一般防治夜蛾虫最有效的方法是,诱杀式黑光灯和药剂防治。
1第一,使用诱杀式黑光灯诱杀玉米地夜蛾成虫,防治效率高,效果好,不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绿色环保,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使用药剂防治玉米地夜蛾幼虫。夜蛾药剂防治,要选择低毒高效,残留量少,残留时间短,无公害为农药为首选。
3要经常下地观察,早发现,早处理。
作为农民,每年总有几个月最忙碌,而6月正是其中之一,种粮农民忙着收获播种,种植果园的农民也要忙着收获水果,不过最让农民头疼的,还是那些杂草和虫害。
最近,夏玉米种植户就被愁坏了。进入6月之后,首先要在玉米出苗后进行查苗,如果出现大小苗不整齐的现象就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后期的产量;其次,就要开始防治地下害虫,尤其是二点委夜蛾。
据监测,今年二点委夜蛾一代成虫的发生量较大,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总体中等发生,河北和山东局部地区将会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为2000万亩,幼虫为害的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田间麦糠和秸秆量大、覆盖的也比较厚,为害虫产卵和幼虫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环境。而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这种害虫会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将不断加大食量,还会不断扩大发生范围,如果不及时控制将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威胁。它会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的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杆或浅表层根,受害严重的玉米田会出现大面积的空白地。
因此,对于二点委夜蛾的防治刻不容缓,而最佳防治时间就是在玉米出苗前后,首先应该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的麦秸、杂草等覆盖物,为喷施药剂做好准备,让药剂能直接作用到害虫。可以在清理干净后使用三六泵机动喷雾机,将喷枪调成水柱状直接喷射玉米的根部。
具体的防治方法可参照下面这三种:
1.将4~5公斤麸皮炒香后加入500g毒死蜱乳油拌成毒饵(1亩地),选择傍晚时间,顺着玉米垄均匀地撒施在苗的周围。
2.使用毒死蜱或者高效氯青菊酯对玉米进行灌根,注意一定要先把喷雾器的喷头取下来再灌根,这样可以让玉米根系附近尽可能地多分布药液。
3.玉米播种前拌种,选用毒死蜱或者氯虫苯甲酰氨对种子进行处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地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地虫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