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穗腐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玉米穗腐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穗腐病的防治措施:
穗腐病的防治措施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
第一、选择抗穗腐病的玉米品种。在穗腐病发生比较严重的区域尽量不要选择易感穗腐病的品种。选择籽粒脱水快、苞叶薄、疏松透气性好的品种。
第二、悬着熟期适宜的品种。不同玉米品种熟期不同,在选择品种上要根据当地的积温选择适宜的品种,不要盲目追求晚熟品种,也不要太早熟。
第三、栽培管理措施。往年发病严重的地块要深耕翻地。结合除草、施肥等措施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氮肥的使用,增施有机肥。结合土壤水肥条件选择合适密度的品种,做到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以利于果穗灌浆脱水。
第四、做好病虫害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灌浆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第五、种子包衣。用精甲霜灵·咯菌腈或者甲霜灵·种菌唑加戊唑醇或者苯醚甲环唑包衣。因为玉米种子大部分在出厂前已经包衣,是否再二次包衣要根据种子公司具体使用何种种衣剂来决定 、
第六、适时收获晾晒烘干。在8-9月份,根据天气情况做好田间观察,一旦发现病株尽早管理和择时收获,降低病害的流行。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品种建议卖湿粮。含水量较低的品种可以选择晾晒后卖干粮,堆放要注意厚度,在通风采光处尽早晾干。
引起籽粒发霉的病菌很多,其中很多能产生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毒素。穗腐病的发生与气候以及品种的抗性有关。在灌浆成熟阶段如遇到连阴雨,一些品种出现穗腐病,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唑醚戊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常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包括玉米顶腐病。顶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如赤霉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玉米的顶部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
唑醚戊唑醇可以通过干扰真菌的细胞膜合成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病害的效果。因此,唑醚戊唑醇可以用于治疗玉米顶腐病。 但是,使用任何杀菌剂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包括剂量、施药时间和施药频次等。
此外,为了防止病菌对唑醚戊唑醇产生抗药性,建议在使用过程中轮换不同的杀菌剂,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等,以提高防治效果。 最好在使用前咨询专业农业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和有效地使用唑醚戊唑醇来治疗玉米顶腐病。
可以
唑醚戊唑醇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常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而玉米顶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早期症状为玉米叶片上产生黄色斑点和水渍,随着病情加重,叶片逐渐枯黄,并且会导致花序和穗部发生腐烂,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可以治
玉米顶腐病发病初期,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喷药时可同时加入芸苔素内酯或磷酸二氢钾等,以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施药时间应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避开高温时间喷药。
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穗腐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穗腐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