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赤霉烯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玉米赤霉烯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都可以,文献上面的ZEA和ZEN出现几率半对半,是英文Zearalenone的不同缩写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毒素,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的菌侏,如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产生, 此外还有粉红镰刀菌、窜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也能产生这种毒素。
主要分布于被以上真菌污染的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中。其中玉米的阳性检出率为45%,最高含毒量可达到2909mg/kg,小麦的检出率为20%,含毒量为0.364~11.05mg/kg
都可以,文献上面的ZEA和ZEN出现几率半对半,是英文Zearalenone的不同缩写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毒素,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的菌侏,如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
可以的,但是一定要用好一点的脱霉剂,给你推荐蒙脱石。蒙脱石本身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强劲的脱霉脱菌因子,可以有效清除饲料中的多种有害霉菌毒素,清除毒素对动物机体的损害,对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等霉菌毒素有有极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因此,蒙脱石作为一种优质的脱霉剂而被广泛应用。
赤霉烯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气候因素如持续高温、高湿等恶劣条件会导致玉米生长不良,增加真菌侵染的风险。
其次,土壤中的养分和微生物对玉米生长和免疫能力有重要影响,贫瘠的土壤会增加真菌侵染的风险。
第三,病虫害的侵袭也会使玉米免疫力下降,增加真菌侵染的风险。
最后,种植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赤霉烯酮含量上升。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减少赤霉烯酮的产生。
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毒素,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的菌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赤霉烯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赤霉烯酮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