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恶苗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稻恶苗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烂秧病、立枯病、稻瘟病、疫霉病、恶苗病、小球菌核病和低温冷害是水稻生产的的六大障碍和防治难症。
1水稻烂秧病 是水稻种子、幼苗在稻田期死亡的总称,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侵染性烂秧两种,侵染性烂秧是指由绵腐菌、腐败菌和镰刀菌引起的。
2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发性病害,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极大。水稻立枯病分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主要发病原因为秧苗对土壤酸碱度、水肥气热条件不适,而出现发病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变黄、新根少或无新根,发生轻时,苗床秧苗变黄,发病中心成锅底状黄化,重时秧苗成片枯死;病理性立枯病是由于土壤中病原真菌侵染引发的一类病害,表现为秧苗植株基部腐烂、矮化、黄化,用手拔植株时根部易断,两种立枯病对水稻秧苗危害都很严重,如发现晚,防治方法不当,防治不及时,都易引起整体秧苗死亡。
3稻瘟病的防治 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流行性病害,也是全国各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在发生条件适宜时,短时间内可迅速大面积爆发。特别是遇上高温潮湿的天气条件,一旦发生穗茎瘟和枝梗病,将会给稻农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发病一株,绝产一株;发病一亩,绝产一亩;发病一片,绝产一片。该病是稻梨孢菌侵染引起。在自然条件下,稻瘟病只侵染水稻。稻瘟病危害水稻各部分,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
4水稻疫霉病
70年代以来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秧苗受害可造成15%~20%的死苗,未死秧苗也造成部分叶片枯死,影响生长。由秧苗疫霉菌引起。主要危害早、中稻秧苗。
5水稻恶苗病
又叫徒长病、马鹿苗病、枪杆、公稻子,此病分布广泛,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危害较重。水稻从秧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发生。发病秧苗枯萎死亡。
6稻小球菌核病
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危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
以上六大水稻病害和低温冷害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防治的最佳方法是应用“”壮苗灵+天达恶霉灵。或50%天达腐霉利+“”壮苗灵。
水稻恶苗病打什么药?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水稻恶苗病会随着水稻的生长而有着不同的外在(病症)表现。
如播种秧苗期,稻种不发芽,或发芽后不出泥;既便出了芽长成苗,其表现为色淡、根系弱小、秧苗细弱、叶片短而窄等。一般这种秧苗基本都是病竭而亡。
再如本田期,这期间其某一时段发病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从外表发觉)。尤其突出的是其株与正常生长的稻株并无不同。发病快的3、4天即出现倒生根,并枯竭而灭。其发病慢的外在与常株雷同,一般延至20天朝外方能见其枯黄,并逐渐而竭。
本田期恶苗病还有两种表现,一是病株抽穗较常株早4、5天左右。其穗较小,约一周时长发展为空壳穗,并成灰白色。既便穗头颜色不变,但其仍是空壳的表现。二是病株比常株要高,其分孽很少甚至无分孽。其叶片窄长,并从根部至上渐进枯黄。
二: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对于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有如下方法。
一:基本防治。
1,选用不带恶苗病菌的种子。精选抗病力强,无病菌种子。浸种时最好用拌种剂或浸种灵来灭菌。
2,选择给排水方便快捷的田块,杜绝用病菌稻秸秆作覆盖物等。
3,注重基肥施用,合理科学地施用之气氮磷钾肥。要注重田间管理,上水宜浅,搁田宜适。
4,及时拔除病株,防止菌群感染。
二:药剂防治。
1,浸种刘。可选用25%施保克乳液2000倍或浸种灵乳油2500倍液浸泡24小时。
2.可用40%线菌清6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捞出水汰净,催芽后播植。
三:杀虫剂混合杀菌剂混和碎细土,覆盖于播种完毕的苗床上。
总结,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有其时段性的时效性。起初要的做好选种及田块的修整管理。苗期及中后期要做好跟踪及时防治,及时灭杀,及时移除。坚持田地长效化管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最好方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恶苗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恶苗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