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三化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三化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三化螟在水稻种植区域普遍发生,是危害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三化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策略,对确保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消除越冬虫源,结合冬种整地,铲除稻桩集中焚烧处理,同时注意清理渠沟埂边稻桩和自生落粒稻株不留死脚,对无法进行冬种的田块,采取提早春耕,灌深水淹泡10天。
2.选择纯度高的种子种植,合理施肥和水浆管理,可有效提高水稻抵抗三化螟侵害能力。
3.白穗出现初期及时将白穗植株连根拨出集中堆捂处理。
4.药剂防治
应做好虫情、苗情调查,定防治对象田,做到合理用药,防治枯心,在卵块孵化始盛期开始调查青枯心,在孵化高峰期调查枯心团,超过30个全田用药1—2次。防治白穗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或历年虫害重白穗多的稻田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防治一次,5天后喷第二次药,常用药剂:可选用杀虫双、杀虫单、毒死蜱,氯氟氰菊脂等药剂防治。另外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各地应大力推广昆虫信息素诱杀成虫可持续治理技术措施
大家好,三化螟(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的水稻种植区域,危害严重。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
三化螟以幼虫在晚稻稻桩地下茎内越冬。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16℃ 以上,在**的湿度条件下,开始恢复生理活动和化蛹,成虫白天潜伏在稻株下部,黄昏后飞出活动,有趋光性。羽化后1—2天即交尾,把卵产在生长旺盛的距叶尖6-10cm的稻叶叶面或叶背,分蘖盛期和孕穗末期产卵较多,拔节期、齐穗期、灌浆期较少。每雌产2—3个卵块,初孵幼虫称作“蚁螟”,蚁螟孵化以黎明和上午为多,孵化时穿过卵块上的绒毛或在底部叶片穿孔而出,蚁螟多先爬向叶片,吐丝随风飘荡到附近稻株分散钻入。气温在24—29℃,相对湿度达90%以上利于该虫孵化和侵入。
被害的稻株,多为1株1头幼虫,每头幼虫多转株1~3次,以3、4龄幼虫为盛。幼虫一般4或5龄,老熟后在稻茎内下移至基部化蛹
防治药剂,可选用沙蚕毒素类,如杀虫双和杀虫单,三唑磷微乳剂、BT制剂及其复配剂,或氟虫腈(目前已经在水稻上禁用,谨慎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者有机磷+氯虫苯甲酰胺类产品(例如20%水胺硫磷+氯虫苯甲酰胺)等。
二化螟越冬场所较为复杂,而在我区主要有稻蔸(即板田稻蔸,油菜田稻蔸,红花和红花留种田稻蔸)、稻草、 田埂杂草、春花作物茎杆等。在这些越冬场所中, 由于小气候的温湿度、食料等生态环境的不同,致使各处越冬虫量和次春化蛹、羽化进度有先有后。
三化螟老熟幼虫越冬场所主要是稻桩。
水稻主要虫害是水稻螟虫!一化螟一定要在4月底到5月中旬防治!二化螟和三化螟要在六月初到七月上旬防治两次!现在可以用灯光诱杀,不用药物防治!在收获前一个月一定要下田间查看有没有,水稻稻飞(色)和梅枯病的发生 水稻是7至8月份的时候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发期,由于这两个月的温度比较适合害虫的繁殖,水稻田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害虫,这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的工作。
稻飞虱的发生时间为: 二代6月下旬, 三代7月15日至25日, 四代8月15日至25日, 五代9月13日至25日。 水稻里边儿有很多绿色的蝗虫可以吃那个稻苗。一般在每年夏天七八月份的时候,蝗虫非常的多。 谁倒在八节期容易生虫,我们要控制 虫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三化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三化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