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白线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稻白线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抗病品种对干尖线虫病有一定的抗性,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 合理施肥: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充足的养分可以增强水稻的免疫力,减轻病害的发生。但是施肥过量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机会,因此需要根据地理环境和土壤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3. 控制虫源:及早发现和控制干尖线虫的虫源,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传播。定期巡视田间,发现虫害及时进行防治,如清除虫源并采取农药喷雾等方法进行控制。
4. 土壤处理:对于已经感染线虫的土壤,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手段进行处理。化学处理可以使用适量的农药进行灌溉或喷洒,生物处理可以使用一些线虫捕杀剂或防治剂,如嘧菌酯等。
5. 合理耕作管理: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如合理浇水,控制水田的湿度,避免过湿和过干;杂草管理,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选择和操作,并且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水稻病害防治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最好咨询专业人士或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治虫防病。在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加强田间管理,有效防治病虫害。
(1)检疫:选用无病种子,加强检疫,严格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
(2)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种子田,选留无病种子。加强肥水管理,防止串灌、漫灌,减少线虫随水流行。
(3)物理防治: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用温水浸种,是防治干尖线虫病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稻种先用冷水预浸24小时,然后移入45~47℃温水中浸5分钟,再移入52~54℃温水中浸10分钟,然后立即冷却,催芽、播种。
(4)药剂防治:①用线菌清550倍液,浸稻种6kg,浸48小时;或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浸种24~48小时;或用18%杀虫双500倍液浸种20小时,捞出洗净后催芽。
红白线虫、鼻涕虫,能对水稻造成危害吗?该如何防治?红白线虫、鼻涕虫对水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如果这些害虫大量爆发,每平方米达到5条以上时,就要使用药剂防治。
水稻田水里有红白线虫,即红色和白色线条状小虫,会从水稻蔸基部泥土钻到水稻芦头部位,危害植株的芦头,造成分蘖株黄化而枯萎死亡,钻到根系上,危害根系,导致断根,影响水稻根系功能,造成水稻生长不良。防治方法有两种:①内吸性药剂防治。可以使用90%敌百虫晶体、20%除虫脲、50%辛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50%杀螟硫磷乳油等等药剂,可以通过适当增大药剂用量,提高防治效果。②撒毒土防治。可以使用20%除虫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90%敌百虫晶体等等药剂,取一定量的配制药液,与细泥土搅拌均匀后,均匀地撒洒在水稻田间,每亩使用毒土25~35千克,防治效果良好。
鼻涕虫是一种蛞蝓科害虫主要是爬上幼嫩的茎杆和叶片上吸取汁液和啃食幼嫩部位,使水稻失去大量的汁液,叶色呈现黄淡色,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当虫口密度增大到每平方米5条以上时,必须使用胃毒型、内吸型、触杀型、熏蒸型药剂来防治。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溶液,或者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溶液喷雾,或者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者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液1800~2000倍溶液,还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溶液、或使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溶液喷,叶面均匀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总之,水稻被红白线虫和鼻涕虫危害,可以通过药剂防治方法处理,防治效果是非常好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白线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白线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