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疆水稻产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新疆水稻产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疆12个地州市种植水稻 平均亩产达650公斤左右。
5年来,有14个引进的海水稻新品种在帕哈太克里乡的盐碱地上进行试种,筛选出了4个适合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种植面积也由当年200亩试验田扩大到现在的1.3万亩。
答:当然,新疆可以种水稻。比较出名有:米泉水稻,伊犁水稻,玛纳斯水稻。新疆种的都是汉稻,生长前期用水多些,后期用水比较少。由于新疆干旱,温差较大,水稻生长时间较长,新疆水稻品质比较好,特点:香、甜、粘。总之比较好吃!但是米粒较小。
都说新疆干旱,但新疆干旱是一个整体的说法。看到知乎上有位叫作“风信子”的朋友介绍过:新疆处于大陆中部,季风到不了,海洋水汽不可及,降水稀少,荒漠面积占多数,为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新疆是个干旱区没有错,只是说新疆大部分干旱,总体来说干旱。但是并不意味着新疆全是荒漠,没有水资源,不能种地。新疆的局部地区还是非常湿润的。众所周知,新疆的地形为三山加两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高大巍峨,横亘新疆。山就可以带来水。
像是在新疆的阿克苏,米泉,伊犁等盆地地带就有水稻种植。水稻、小麦、玉米、黄豆、番茄(新疆的屯河番茄可是出了名的,全世界3/1的番茄酱都来自新疆,美国的番茄酱大都是由中国新疆进口的)只要是适合北方的粮食作物,在新疆都可以种植。只不过,因为地形的缘故,在新疆水稻种植面积相对于南方省份来说自然是比较小的。灌溉依靠地下水,区域的河流水,雪山融水等等。新疆水稻的质量也还是不错的,许多新疆人还是吃的习惯新疆本地的大米和东北的大米,南方的大米一般不会食用。新疆抵触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小麦玉米等耐旱作物为主,所以大部分的新疆人还是一面食为主的。新疆人离不开拉条子、馕等等面食制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新疆的大来比东北大米还要好吃,是完全用天山雪水灌种出来的,生长日期长日照时间长成熟要5亇月左右。营养特别好。可惜运弗太贵,如果火车整这也便宜。南疆大量产大米,乌鲁木齐的米泉县很有名。霍尔果斯的伊宁兵团农场都产优质米,去年我从伊宁和米泉邮购过大米。我从20岁来到石河子兵团43岁回到浙江我爱新疆大米。
知道米泉吗?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带领湘军屯垦戌边,开荒造田,引植水稻,1886年属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的一个区,1928年正式设立为乾德县。1954年2月1日经政务院批准,乾德县取“米优、泉多”之意更名为米泉县。新疆幅员辽阔,有多种气候条件,水稻种植不成问题,最大的制约条件是水,所以无法大面积种植,听说过在新疆种旱稻的,不过我没见过。新疆本地出产的大米确实不够消费的,东北大米见的比较多,也有高端的泰国大米进来。新疆人的抓饭出名,其实面食才是生活中的主角。
新疆的水稻是解放后由各兵团在南北疆引种成功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新疆的水稻产地主要有南疆阿克苏大米,乌鲁木齐市附近的米泉大米,以及伊犁大米,因为新疆的气候温差大,新疆水稻都是一季生长,所以新疆大米口感光滑细腻,但是新疆大米米粒小,没有筋度。
我们博州的小银盘镇原老二大队山坡下有多个天然泉水,他们就种植大米。大约5月插秧,10月收割。大米油润饱满,煮饭非常香甜。还有老红泉公社的红泉大米,也是非常有名的。因为地域限制,在新疆都是有河水或者泉水的地方就可以种水稻。种植面积不大,产量就少,多从内地补充不足。
袁隆平一生为解决杂交水稻育种增产献出必生精力,全国农村农民解决吃饭问题,农村普遍种杂交水稻,每年有新品种,粮食增产增收,很受欢迎,今日丰收望不了他精心育种,增产增收,名留千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袁隆平大爷在我国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为我国粮食增产做了非常大的贡献。目前袁隆平大爷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种植到2006年为止累计推广了56亿多亩 致使2017年总粮食占比为:小麦占比30%、水稻30%、杂粮20%、进口占20%(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等)。
2017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粮食总产量为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33亿斤,增长0.3%,2018年全国总粮食为13158亿斤、2019年为13277亿斤。
据央广网消息袁隆平大爷宣布了,杂交海水稻技术公关路线图已完成,将在全国六个省全面开展耐盐碱地杂交海水稻试种示范公关,力争2020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种植,目前我国约有2亿亩具备海水稻的盐碱地, 2017年在山东开展海水稻盐碱地栽培试验,创下海水稻亩产500公斤的世界纪录。每亩盐碱地按照低产量300公斤计算,每年可以增产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
愿: 祖国昌盛、国富民强。
大家好,说起杂交水稻,那就不得不说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开创人,致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和二系法杂交水稻,一期二期超级杂交水稻,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水稻的技术成果。增产效果提升。但实际运作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麻烦。
高产杂交水稻收入确定大大提升,但是老百姓种的高产杂交水稻只能往外出售,一般吃的水稻都是种的本地水稻,高产杂交水稻色泽还过以,但是吃起味道特别淡,一点米香味都没有。因为水稻的味道,就很难卖出高价。虽然是高产,相对于我们用户的需求也是相同的,但是杂交水稻在意义上来说也是跨世纪了,每一公顷土地的高产在人口飞速增长约情况下,未来也能保证更多人的温饱问题。
现在在全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30%这个数据,比如在甘肃盐碱地种植杂交水稻技术开发,还在逐渐提升各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依然保持稳定,在极端土地气候地区,杂交水稻就是明智之选,所以说我们看不到杂交水稻的全国推广,但是它实际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还有我们这个国家地域与地域是不同的,我国杂交水稻以籼型杂交水稻为主,主产区域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江西,福建,贵州等地区是杂交水稻的主产区。而在北方地域是不适宜种植的,每一个农作物品种都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因素,这也是无法在全国推广的一点,袁隆平院士也被历史所铭记!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截止2019年,目前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8%。在杂交水稻研究的最初阶段,即1964~1975年,主要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搞下来的,9年间科研经费投入加起来不到20万元。
在20多年间,杂交水稻播种面积猛增35000余倍。现在种植杂交水稻每年所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一个产粮大省的全年粮食总产量。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所以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外国推广范围很大。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
现如今在全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30%。还在逐渐提升,各地市水稻种植面积依旧保持稳定。在极端土地气候地区,杂交水稻就是明智之选。袁隆平院士也将被历史所铭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疆水稻产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疆水稻产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