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喷药枪,水稻喷药机视频

水稻2025-03-28 10:51: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喷药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水稻喷药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秧苗黄枯死用什么药?

水稻秧苗黄枯,是年年都有发生的现象。我家在没用二层地膜以前,黄枯现象每年都发生。只要水稻出苗后,一撤掉上膜,不出15天,必有几块是黄枯的苗。

水稻喷药枪,水稻喷药机视频

黄枯的苗,出现的地方,都在大棚的侧面,离棚边2米远。这个位置的黄枯苗,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的。黄枯的地方,都是没有土,或是土很少,并且苗的根部都裸露了出来。

秧苗出现黄枯有以下3种原因:

1 水滴

大棚膜滴水,是水稻育苗的大忌。黄枯有很大原因,来自于水滴。因为大棚膜滴水,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每天不停的滴。

水滴石穿大家听过,石头都受不了水不停的滴,何况是带土的秧苗。水滴经过太阳的照射,温度比较高,滴在秧苗根部,秧苗受不了而得黄枯。

2 秧盘里底土少

秧盘的底土少,也容易让秧苗得黄枯病。底土少,上土薄,秧盘里的营养太少。秧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土,就会变黄。

这时,遇上气温与环境的变化。秧苗会出现黄枯,秧盘里的营养土,在多数时候,只够秧苗吸收20天。超过这个时间,秧苗需要另给营养,不给营养秧苗的质量开始下降。

3 反碱

秧苗反碱变黄,有两种方式一种来自于水,一种来自于土壤反碱。这两种都能让秧苗黄枯,而且每盘秧盘里,都会有一个小圆点是黄枯的。

水里含碱,是经过每一次浇水进入秧苗里。地里反碱,是秧盘下面的土壤,与苗床调的酸,中和以后,再次反碱。

解决办法:

大棚膜滴得水,可以添加地膜改变滴水现象。也可以通过喷施豆浆,改变滴水。还可以在每天早晨5点,通过拍打大棚来解决。第一年新用的大棚塑料,棚内不滴水。

秧盘前期底土少,可以在后期通过扬营养土,来调节秧盘土的厚度。秧盘里土多了起来,黄枯自然变少。

土里反碱,可以通过调酸来改变黄枯。只要测可以挽救得ph值,就可以通过浇酸水或是扬酸土来调节。

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是长时间使用无纺布,这样就可以把以上问题都解决。只是要时刻注意苗床的酸碱度。

一旦发现秧苗得了黄枯,大家不要急,黄枯可以挽救,发展的也慢。只要打上高含量的甲霜灵,恶霉灵,或是它们的复合药剂,都可以治过来。

秧苗黄枯死苗,秧苗一般从叶片自下而上渐次枯黄,拔起黄枯死苗的秧苗,容易拔断,茎基部变褐色软化。初期不易诊断发现,待表现为黄矮症状时,根系多已丧失活力。由于根系受损在前,黄矮枯死表现在后,所以要留心观察秧苗“吐水”的情况。一般秧苗黄枯死苗在前期会出现早晚秧苗叶尖很少吐水后不吐水(无水珠),接下来几天会逐渐加重并出现黄矮枯死。初期多是一些生长矮小的弱苗发病,随后扩展为一片甚至整块黄化枯死。

黄枯死苗

除了黄枯死苗,还有一种青枯死苗,多发生在秧苗2叶1心前后,发病秧苗一般从心叶先萎焉,卷成针筒状,最后卷叶青枯而死,往往一墩墩突然出现,严重成片枯死。青枯死苗的原因是低温天气时间较长,秧苗受害后生长受阻,从而造成秧苗体内水分失衡而快速青枯死亡,也与土壤条件和病原菌有很大关系。

青枯死苗

防治秧苗死苗发生的措施:

首先,在秧苗1叶1心期至2叶1心期早施断奶肥,弥补秧苗体内氮素的不足,培育健壮秧苗。

第二,以水护苗,如遇低温或低温转高温时,要上水护苗,避免秧苗因低温受害或者气温急剧播的造成秧苗体内水分失衡,保证秧苗正常生长。

第三,用药杀菌。在秧苗1叶1心期可以使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5毫升/平方米或30%噁霉灵水剂800倍液兑水喷雾1-2次,预防黄枯、青枯死苗。一旦发现秧苗出现黄枯、青枯死苗,应立即用药,可选用甲霜·噁霉灵、精甲·噁霉灵、甲霜.福美双等药兑水喷施,同时辅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现在是东北水稻种植区大棚育秧的阶段,再过几天即将进入水稻移栽期。但是,每年在水稻育秧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稻农因为管理措施、气候以及土壤PH值等因素造成土壤秧苗枯黄、感染病害等引起的秧苗死亡。那么,如何进行缓解呢?

1、苗床育秧底土PH值过高。正常情况下,水稻大棚育秧使用的底土是使用壮秧剂和过筛细土混拌之后形成的营养土。壮秧剂中包含养分、杀菌剂、调酸剂、杀虫剂等成分,而其中调酸剂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营养土PH值能在一段时间内呈现4.5-5.5的PH区间,对秧苗根系的生长以及立枯病的防治有一定的直接作用。但是在一些土壤呈现盐碱化的地区,在营养土调酸方便更需要仔细。而且在土壤呈盐碱化的区域内培育水稻秧苗的过程中,营养土以及苗床的调酸至少需要2-3次。一旦营养土的PH因为酸性物质的流失呈现碱性,就会影响到秧苗的生长。PH过高,就有可能造成秧苗的黄化、枯死。所以在盐碱地区域培育水稻秧苗一定要重视调酸的工作。

2、病害的侵染。苗床育秧期间,对秧苗的安全性威胁最大的就是立枯病。地上部分从茎基部开始黄化,地上部分呈现萎缩、黄化的状态,茎基部由于病菌的侵染而变得容易受损伤,有可能出现手薅就断的情况;而地下部则呈现根系发黄、病害严重时还会出现根系腐烂的情况。对秧苗的长势、根系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是造成秧苗成片死亡的情况。所以,育秧过程中立枯病的防治也是一个重点。需要从水分、营养土PH值、通风量以及营养土的养分等几方面来综合的防治。

3、大棚温度过高,高温失水、烤苗造成的秧苗黄化、死亡。东北地区的水稻育秧,在齐苗之后就需要进行通风的温度和湿度管理措施。目的就是利用通风增强大棚内的空气流动,降低棚内的温度、散发棚内的湿气以及降低营养土的湿度,以此来控制水稻徒长和立枯病的防治。但是,一些地区的稻农朋友由于育秧大棚的配套设施不是很完善,难以有效的进行大棚通风。在晴天的环境下,育秧大棚内的温度急剧攀升,造成棚内温度过高,有可能会出现秧苗的叶片失水而造成的黄化、甚至是棚内极度的高温引起烤苗而造成秧苗的死亡。

所以,水稻育秧期间出现的秧苗黄化、死亡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分析其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来缓解。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喷药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喷药枪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