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乙烯利水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乙烯利水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后期使用乙烯利,使用浓度和时间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据报道:乙烯利可以作为化学杀雄剂使水稻花粉不育。在水稻穗分化发育期施用高浓度(10000毫克/升)的乙烯利,可以杀死水稻花粉,稻穗长度也会大幅度缩短。
在水稻抽穗前施用乙烯利,能使水稻上部节间显著缩短。据试验,分别在水稻叶龄余数1(8月11日)、叶龄余数0(8月17日)、始穗期(8月28日)时,喷施乙烯利100毫克/升、200毫克/升、400毫克/升、600毫克/升、800毫克/升溶液,结果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均对水稻株高降低有显著效果,使用时间越早,浓度越大,矮化效果越明显。
水稻后期使用时乙烯利喷施浓度以1000~1200毫克/升为宜,时间掌握在水稻齐穗后3~10天。喷药不能过早,否则可能影响水稻正常开花和结实,造成结实率降低;也不能过晚,否则会因生育后期水稻自身也产生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效果不理想。
在水稻生长后 期用乙烯利在水稻上进行抗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 生长后期叶面喷施乙烯利可以使水稻株高下降,且随着浓 度的增加, 株高下降幅度也加大,一般350-400ppm, 但是乙烯利浓度超过 400 ppm 时会对水稻千粒重造成负面影响。
乙烯利通过 相对较慢的依赖pH 值反应释放乙烯。 产生的乙烯抑制 生长素在茎组织中的运输,从而减弱了生长素促进茎伸长的能力。
一、合理灌水。
水稻齐穗后到灌浆期,要浅水勤灌,增温促早熟,一般可保持水层4-6厘米。乳施到黄熟期,由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为了提高地温,应采取间断灌水的措施,即浇灌达2-3厘米水层,再任其自然落干,待无水时再浅。这样,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加水稻根系活力,提高地温,可以养根保叶壮秆,延长上部叶片寿命,促进水稻早熟。当水稻进入黄熟期后,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停水或排水,以利收获。
二、消灭后期杂草。
要及早割净田埂和渠道两旁杂草;对田间残存的杂草,要在齐穗后,人工除草1-2次,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早熟。
三、追施磷钾肥及叶面肥。
为了壮秆防倒伏,促进籽粒饱满,在齐穗至灌浆期,每亩均匀撒施含磷、钾较高的肥,或叶面喷施含磷钾较高的叶面肥如诺普丰水稻专用叶肥,有利于水稻早熟、抗倒伏、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增产增米率。
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稻齐穗后,用0.1-0.5毫克/千克浓度的三十烷醇进行叶面喷洒,一般可早熟2-3天,并有助于促进粒重,减少秕粒率。在灌浆初期,可用1000-20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进行叶面喷洒,也可促进水稻早熟。一般可早熟2-3天左右。
水稻在抽穗期间,叶面喷洒乙烯利,可促进水稻提早成熟2~3天,并可减少空秕粒,增加粒重。喷施乙烯利的浓度一般以1000~1200ppm为宜。喷施时间可掌握在水稻齐穗后3~10天进行。不能过早,以免影响水稻正常开花,造成结实率降低而减产;过晚,会由于生育后期水稻自身也产生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施效果不理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乙烯利水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乙烯利水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