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多少毫升

水稻2025-04-19 21:40: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最好的药剂有哪些?

用磷酸二氢钾效果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辉润或叶枯唑+叶面肥喷施效果好。喷施细菌性药剂,比如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交替或者混合使用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铜制剂,农用链霉素,叶枯唑防治效果较好!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多少毫升

水稻条斑病打药要加助剂吗?

要加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磷酸二氢钾效果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辉润或叶枯唑+叶面肥喷施效果好。喷施细菌性药剂,比如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交替或者混合使用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铜制剂,农用链霉素,叶枯唑防治效果较好!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症状及防治?

在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颜色为暗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在叶脉间扩展成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在病斑上常常会溢出大量的黄色菌脓,呈串珠状。

发现水稻叶子上有条斑后,通常可用噻森铜、叶青双、消菌灵等杀菌药喷药防治。一般需要避免偏施氮肥,或者迟施氮肥,应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的进行施肥。

水稻细菌性条班病什样?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重要的检疫性病害,该病具有暴发性强、流行快、一旦发生难以控制的特点。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在温度适宜条件下,雨量越多,田间湿度越大,发病就越早。台风、暴雨是造成该病大面积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未经检疫的带菌稻种调运传入容易导致新病区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种植不抗病品种、不当稻田水肥管理(偏施氮肥、大水漫灌等),并且在水稻孕穗打苞感病期遭遇雷暴多阴雨天气气候以及台风天气等条件容易发生和流行细菌性条斑病。

发现中心病团,要及时喷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液粉剂或20%噻菌铜悬浮剂等药剂防控。“发现一点治一片”,施药时要先治没有发病的地方,后封锁发病中心。台风、暴雨过后要进行补防。

为什么今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大爆发?有什么最有效的农药可防可治吗?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症又叫做细条病、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 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呈1×10毫米,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白叶枯病斑上菌溢不多不常见到,而 细菌性条斑上则常布满小珠状细菌液。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今年水稻大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引起:

一是“秸秆还田”促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由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由种子和田间残留秸秆等越冬传播,今年天气异常高温,高湿天气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重要条件,当温度在28-30度之间,一般在6~9月流行,正是水稻孕穗到抽穗期发生,病菌随雨水、风通过伤口进行传播,致使细菌发育过快,形成灾害。

二是暴雨、台风对水稻叶造成伤口,细条病菌是从气孔、伤口侵入侵入,当田间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程度,叶面有一层水膜时,病菌易被传播和浸染。导致水稻大面积受病。

三是高温高湿造成野生稻的疯长,野生稻和李氏禾交叉传染,菌脓可借风、雨、露等传播后进行再侵染促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大面积爆发。

四是由于偏施氮肥和灌水过深以及串水造成交叉感染造成。

五是水稻白叶枯病菌种变异造成 。

防治方法:

1选种期要选用抗(耐)病杂交稻,用强氯精浸种,可将细条病菌完全杀死。

2施肥均衡严格控制偏施、迟施氮肥,同时对磷、钾肥,采用科学配方施肥。严禁稻田灌串水和深水

3洪水。暴雨、台风过后要立即喷洒药物保护。

4患病株要早发现早拔出,同时在病株周围喷赛药物防护 噻霉酮是一种广谱型杀菌剂,对多种细菌、真菌性病害有良好防效。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可有效保护植株不受病原物侵染,病害发生后酌情增加用药量可明显控制病害蔓延,从而达到保护和铲除的双重作用。该药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高效适用药,推荐每亩用噻霉酮纯药1.75~2.5克,效果明显。同时2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每亩120克,连续用药2次,间隔7--10天,能有效控制病株蔓延有效率达71%以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