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总结,水稻生产总结报告

水稻2025-04-07 15:54:06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生产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生产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再生稻的优缺点?

再生稻是指头季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采用适宜肥水管理技术和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开花、结实,再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

水稻生产总结,水稻生产总结报告

与“两种两收”的水稻相比,再生稻栽培不需再重新播种、育秧和插秧,也不需耕犁耙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成本低,只需60多天就能收获250—300公斤优质稻谷。

再生稻相当于只需一季成本,头季加上再生季,亩产过吨粮,粮食总产有保障;加上再生季不需打农药,再生稻米质优、口感好,效益明显好于种双季稻和一季稻。

总结起来,就是再生稻种一次收两季,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增产、增收、米质优,消费者青睐,农民得实惠。

再生稻虽好,也不是人人都能种!因为再生稻技术要求相当高,需要注意五个关键:

一是选种关,品种一周之内要齐穗。

二是水源关,再生稻要在大田里生长6个月,既要灌得上,还要排得出。

三是施肥关,一定要把底肥施足。

四是病虫关,前期注重防控稻瘟病、纹枯病。

五是收获关,再生稻头季稻谷会在8月中上旬集中上市,要看机械收获及烘干设施能力跟不跟得上。

目前再生稻种植,农机仍需提档升级,尤其是在插秧机和收割机的问题上,还有很大的制约瓶颈。

所以选择适合自己家田块、符合自己技术水平种植的才能获得好收成。

、再生稻的优点:

1.成本低。

因为是再生,所以省去了种子、育秧、耕作田、移栽等许多成本和工作,节省了许多生产成本,人也减少了许多劳苦。

2.生育期短。

再生稻不同于栽插水稻,它为头季水稻稻桩的腋芽,因原有根系发达,所以发芽能力强,生长块,只要四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抽穗,两个月左右就可成熟。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

3.米质好。

再生稻虽然是原品种,但其米的光泽、品质、和口味都要比头季米好。

二、再生稻适宜的种植地区:

有些地区,如果种两季水稻,高温时间不够,到后期低温水稻无法成熟。选择种再生稻,那么两季可以缩短一个多月的生长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增加产量,增加收成。

大暑时水稻的变化?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国南方地区温度都能达到38度~40度,温度越高稻谷成熟越快,每天都能看到稻谷的不同变化,稻谷的颗粒也饱满。

所以一般在大暑的前三天,是稻谷收割的最佳黄金期,这也是种了上百年的老农民总结出来的种植经验,种稻谷的都会把握好这几天的黄金期尽快收割。

然后在去很紧张的去插秧种晚稻,也是为了让晚稻能尽快的生长待丰收

水稻田插秧过后,如何通过田间管理和合理施肥来达到增产?

控水和施肥是稻苗移栽后田间管理的两个重要步骤,田水管控的成功与否和肥料施用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稻谷产量的高低。

水对稻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水,那么稻田只能称作旱地了,因而也就不能种稻谷了,只能种小麦和其他作物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田间管理中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合理用水。

我童年时候每逢署假在放牛时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照看田水,后来自己也种田,在田水管控和施肥方面基本上是门清。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我的经验,不足之处,请指正。

水稻在移栽后三至五天处于缓和期,这期间稻田要一直保持适当水层,深度保持在不超过秧苗高度二分之一处即可,过浅过深都不利于秧苗恢复生长。


待秧苗返青稳定生长后要隔三岔五的保留浅水层,目的是为了使阳光更好的晒在秧苗根部,促进根系生长。具有良好的根系,水稻才会站的稳,发孽的多。发孽多,出穗就多。

在水稻发孽时要保持浅水,以水淹田面,孽苗露出水面为宜。水深会淹死孽苗,水浅则不能养苗。孽苗出齐之后要进行晒田,阴天田间保持浅水或者温润,晴天温度高时要深水,防止太阳光强烈照射使稻苗水分蒸发过多而萎蔫。这样不仅能防病虫害还可以壮苗。晒苗要根据田地肥瘦调整水量,做到肥田重晒,瘦田轻晒。

水稻出穗后要以较浅水层保持田间湿润,保证水稻灌浆成粒所必需的水分。此后一直到稻谷成熟收割前要保持田间有少量水,千万不能过早断水,否则稻谷就会过早变黄,引起减产。

稻田施肥主要是前期底肥施足,底肥主要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如果前期底肥不足,移栽后很难通过追肥来弥补。因此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只需在秧苗返青后和发孽的时侯少量施一点尿素,每亩20~30斤就行了,尿素追苗不能过多使用,用多了容易造成光长苗不出穗或晚出穗的情形。如果底肥不足,可少量多次撒点复合肥,但用量一次不能太大,很容易造成烧苗。此外在灌浆的时候适当喷一点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促进谷粒饱满。

总之,合理施肥和控水是水稻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才能使水稻增产增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生产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生产总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