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赤枯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稻赤枯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多发生在水稻分蘖盛期 ,主要表现是红叶子。多从稻苗外叶叶尖开始变红,逐渐向叶片下部和内叶扩展,病害严重的稻苗,每长出一片新叶,外叶就增加一片红叶子。如果遇上连续几天高温,有些发病严重的水稻田,会出现满地稻苗“一片红”现象。赤枯病影响水稻分蘖,影响熟期,影响产量。
赤枯病的发病症状分缺钾型赤枯病、缺磷型赤枯病、中毒型赤枯病,其中缺钾型赤枯病的症状是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缺磷型赤枯的症状是叶尖有褐色小斑,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和烂根。
赤枯病也称为铁锈稻。在土壤缺钾时发病多而严重。;症状;可分生理型和中毒型2大类。;生理型:有缺钾和缺磷2种。
缺钾型在水稻分蘖前期发生,病株停止生长,株型矮小,少蘖,叶片窄而软弱,逐渐下部叶片由尖端向两侧、向基部变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铁锈斑点。
严重时,远看如火烧状。
病株根系发育不良,短而少根毛,易脱落,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
缺磷型多发生在移栽后3~4周,其后自然恢复,至孕穗期又可能复发。
初期下部叶片的尖端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叶顶端开始黄褐干枯。叶中脉有点黄化。根黄褐色,混有黑根、烂根。
;中毒型:;移栽后不返青,或返青后生长不良,株矮小,少蘖,根系发黑或深褐色。
严重时黑根腐烂,在近地面处的根节上产生新根,叶片中肋黄白化,中肋周边黄化,严重者叶鞘也黄化。
在黄化周边产生赤褐色斑点,斑点扩大,叶片自下而上变赤褐色枯死。;发病特点;生理型主要因为土壤缺钾或部分缺磷所致。多发生在沙土田、漏水田及红、黄壤水田。
此类田有效钾含量低,易淋失,加之气温低,影响作物对钾的吸收,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酸性土壤的冷水田,一般缺磷或缺有效磷,低温时间长,植物对磷吸收受抑制而发病重。
;中毒型主要发生于长期浸水,泥层深,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
未充分腐熟的有机物在嫌气性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亚铁、有机酸及沼气等有毒物质,直接为害稻株根部,并影响对营养的吸收,造成叶片产生赤褐色斑点,呈缺钾症。;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
改造低洼田,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开沟排水,造成一个通透性好,地力高的土壤环境。;
(2)合理施肥。
有针对性增施钾肥或磷肥。;
(3)补救。
对已发病的稻田,生理缺钾者,应及时开沟排水,追施硫酸钾、磷肥等,随之中耕、露田,促进根系发育。
中毒型稻田,除立即开展以上补救措施外,还应酌情加施石灰,浅灌勤灌。
轻度晒田,以消除有毒物质,促早发,长新根。
水稻红枯病的症状包括:
1. 叶片出现长条形或椭圆形的黄化、萎缩、脱落现象;
2. 叶片边缘出现红色纹路;
3. 水稻茎部出现块状凹陷或黑色水渍;
4. 水稻叶面、茎面、穗面等出现不规则的黑色坏死斑点,严重时,整个植株坏死死亡;
5. 出现大量白色霉菌,形成白色霉菌病斑。
赤枯病的发病症状分缺钾型赤枯病、缺磷型赤枯病、中毒型赤枯病,其中缺钾型赤枯病的症状是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缺磷型赤枯的症状是叶尖有褐色小斑,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和烂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赤枯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赤枯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