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技术,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要点大全

水稻2025-03-30 11:47:06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苗床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苗床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苗床管理有哪些技巧?

一、调控膜温

水稻苗床技术,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要点大全

播种到立针前,苗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出苗和全苗。早春播种时外界气温低,在温度管理上,以密封薄膜保温为主。播种后要经常检查,有无露种或露风。若有露种或露风,应及时覆土盖种和密封薄膜,出苗前将膜内温度控制在30-32℃,出苗后至1.5叶期间,膜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以内。揭膜后,如果遇到日平均气温超过20℃,苗床还应采取遮荫降温的措施。

二、立针揭膜

早春播种覆膜,以增温保墒为目的,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但是,早揭膜,在气温低的地方,秧苗的生长缓慢,甚至发生僵苗。晚揭膜,随着气温的上升,膜内的温度高,秧苗过度生长,抗性差,第一叶节难以分蘖。一般来说,揭膜最佳时间是播种后5-7天,第一片完整的叶片展开前(呈现针状,约2厘米)。揭膜当天,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上午应揭膜。如果晴天,揭膜的时间应在傍晚前。

三、浇透揭膜水

在揭膜的同时,必须边揭膜,边浇水,且浇透水。揭膜后,因为幼苗周围的空气温度急剧上升,根部吸水不能供应上,容易发生青枯死苗。因此,及时浇透揭膜水,补充揭膜后土壤水分的不足,使幼苗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补充断奶水

幼苗2-3叶期,幼苗忍耐力最差,卷叶至死亡时间最短,对缺水最敏感。这个时期也是预防治疗死苗,提高成苗率最重要的时期。如果揭膜水不足,蒸发过多,墒情较差,应及时补充浇“断奶”水。

五、适度化控

未用壮苗剂处理土壤的苗床,特别是长龄大苗的培育,分别在1叶1心和3叶1心期,喷洒250-300ppm多效唑溶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促进分蘖,使秧苗矮化。

六、3叶期后控水旱育

3叶期后,苗体较大,根系逐渐发达,一般不能随意浇水,以控水旱育为主,防止水多徒长。如果遇到高温干旱,中午叶子萎蔫并且“卷筒”,而且晚上叶子不展开,必须及时在傍晚浇水。但是,水量不宜大,次数不能多。

七、浇透送嫁水

栽培秧苗前一天傍晚,用1%尿素水溶液把“送嫁水”同送嫁肥一次施用。这次用水很讲究,既要适量,不要太多或太少,也要适时,不要太早或太晚,以达到拔苗不费力,尽量不破坏根系为目的。移植后,尽快喷洒就苗海藻酸碘,促进根系愈合生长。

水稻苗床湿怎么处理?

在中午适当地将覆盖的薄膜打开一点透透气(只能从旁边拉开一点),一个多小时候,再盖上。坚持“前保后控”、“高降低升”原则。

坚持前保后控,高降低升的原则。

水稻苗床湿度过大晚在中午的时候进行通风。

水稻苗床土壤湿度过大应坚持前保后控,高降低升的原则。

原则上不浇水,床土保持旱育状态。棚外最低温度低于8℃,采取昼夜保温措施,棚外温度15℃开始通风炼苗,昼揭夜盖。出苗80%时,撤掉地膜,增加光照,促进绿化。

通风降湿,开沟降低地下水等等。

水稻苗床土壤湿度过大,进行有效通风,增加光照,开沟降水。

水稻苗床土壤过湿在中午的时候通风,增加光照。

水稻苗床是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

当然是多浇水好,因为水稻本身就是以水为主,不管是育苗还是大田移栽都是需要大量水分的,所以在水稻旱地育苗时,一定要保持苗床的土壤湿润,也就是要多浇水,否则到时移栽时是很难扯动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苗床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苗床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