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碱性农药有敌稗、络氨酮、波尔多液、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等;中性农药有克温散等。
属碱性的农药主要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尤以石硫合剂的碱性为强,在有中成农药中,对碱性敏感的属绝大多数,如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1、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的一种用于农业上的杀菌剂。在众多的杀菌剂中,石硫合剂以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效果好、对多种病菌具有抑杀作用等优点,被广大果农所普遍使用。
但由于石硫合剂的熬制环节较多,造成果农们熬制的母液过低,同时许多人仅凭经验兑水稀释后就进行喷洒,使其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的,三者最佳的比例是1:2:10。熬制时,必须用瓦锅或生铁锅,使用铜锅或铝锅则会影响药效。
2、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1882年法国人A.米亚尔代在波尔多城发现其杀菌作用,故名叫做波尔多液。它是由约500克的硫酸铜、500克的熟石灰和50千克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
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一般呈碱性,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但久放物理性状破坏,宜现配现用或制成失水波尔多粉。使用时再兑水混合。
水稻出现颖壳张开、不灌浆的现象主要与土壤因素有关,但究竟是缺少某些营养元素还是砷中毒,目前还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研究
砷中毒可能致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造成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旱作的田块改种水稻后,土壤中的砷富集到表层土壤,特别是长期种植高产蔬菜,造成硫元素相对不足,硫、砷比例失调,引起水稻砷中毒
预防砷中毒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水稻解毒能力。二是增施含硫元素的肥料。三是调整水浆管理方法。四是改变耕作制度。
其他原因也导致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
据有关文献报道,水稻在穗分化发育期遇不良环境条件如异常高温、异常低温、雨涝等,或者受到一些药物的刺激,会出现颖壳畸形、结实不良等现象。
水稻花売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叫法不一样吧,我们这里都是说谷子打黄色了,就是要成熟了,要准备割谷子了。
水稻花壳也应该是一个意思,说明水稻快成熟了,花壳了。只不过我们还从来没见过这种说法。应该是地方方言,当地的人听得懂,我们就是过猜,应该是这样的吧。
1.1 第一阶段
1882年以前以元素硫为主的无机杀菌剂时期。
1705年升汞用于木材防腐和种子消毒。
1761年硫酸铜首次用于防治小麦黑穗病。
1802年首次制备出石硫合剂(石灰-硫磺合剂),用于防止果树白粉病。
1.2 第二阶段
1882—1934年以元素铜为主的无机杀菌剂时期(无机杀菌剂向有机杀菌剂过渡时期)。
1882年波尔多液(硫酸铜与石灰的混合物)被发现可以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
1.3 第三阶段
1934—1966年保护性有机杀菌剂时期。
1934年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福美类)出现,从而开辟了有机杀菌剂的新纪元。
1942年四氯苯醌作为种子处理剂出现。
1943年代森类(乙撑二硫代氯基甲酸类衍生物)出现。
1953年克菌丹、灭菌丹、8-羟基喹啉铜以及某些抗生素(如稻瘟散、放线菌酮、灰黄霉素、链霉素等)出现。
1.4 第四阶段
1966年至今内吸性有机杀菌剂时期。
1966年具有内吸性的萎锈灵、托布津出现。
1967年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苯菌灵问世,标志着内吸性杀菌剂时代的开始。
1968年有机磷杀菌剂异稻菌净和嘧啶类杀菌剂甲菌啶、乙菌啶出现。
1977年第二代内吸杀菌剂出现,以甾醇抑制剂出现为标志,如粉锈宁、羟锈宁等。三唑类杀菌剂也逐渐成为杀菌剂市场的主力。
1996年嘧菌酯成为首个成功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近十年来取代了三唑类杀菌剂的主体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