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叶片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叶片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叶片是紫色:在低温,缺磷,高脚苗,水淹,涝害等情况叶子都会变紫色的,这个颜色主要是叶片中的花青素含量超过叶绿素导致的,根结在根系供养上出了问题或作物受到不良天气导致。可以用磷酸二氢钾加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喷雾缓解。
此因土壤缺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致使叶片由绿变紫,同时还因气候变化及地下害危害,土壤:过于黏重,栽植过深或过死浅及施肥不当引起烧苗,药剂处理不当引起幼苗中毒等都会导致红,紫苗
稻叶。
1.水稻的叶分为鞘叶、不完全叶和完全叶三种。
(1)鞘叶即芽鞘,在发芽时最先出现,白色,有保护幼苗出土的作用。
(2)不完全叶是从芽鞘中抽出的第一片绿叶,一般只有叶鞘而没有叶片,在计算主茎叶片数时通常不计入。
(3)完全叶由叶鞘和叶片组成。叶鞘和叶片连接处为叶枕,在叶枕处长有叶舌和叶耳。叶鞘抱茎,有保护分蘖芽、幼叶、嫩茎、幼穗和增强茎秆强度、支持植株的作用。
2.稻叶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光合作用。稻叶以叶面气孔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并输送到叶的水分为原料,以叶绿素为媒介,利用太阳的热能合成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3.水稻后期叶片存在多少、生长健壮与否,极大地关系着水稻产量的高低。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保护好后期功能叶片的旺盛活力,是水稻丰产的重要保证。
水稻叶片上有白色斑点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先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展形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老叶不显病。籼稻品种不枯心,糯稻品种半数表现枯心。病株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实。拔节后发病 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所以结实很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本病毒仅靠介体昆虫传染,其它途径不传病。介体昆虫主要为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并经卵传毒,至于白脊飞虱在自然界虽可传毒,但作用不大。最短吸毒时间10分钟,循回期4-23天,一般10-15天。病毒在虫体内增殖,还可经卵传递。
病毒侵染禾本科的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粟、黍、看麦娘、狗尾草等50多种植物。但除水稻外,其它寄主在侵染循环中作用不大。病毒在带毒灰飞体内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在大、小麦田越冬的若虫,羽化后在原麦田繁殖,然后迁飞至早稻秧田或本田传毒为害并繁殖,早稻收获后,再迁飞至晚稻上为害,晚稻收获后,迁回冬麦上越冬。水稻在苗期到分蘖期易感病。叶龄长潜育期也较长,随植株生和抗性逐渐增强。
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灰飞虱发生量、带毒虫率有直接关系。春季气温偏高,降雨少,虫口多发病重。稻、麦两熟区发病重,大麦、双季稻区病害轻。
防治方法
综合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具体措施
(1)调整稻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成片种植,防止灰飞虱在不同季节、不同熟期和早、晚季作物间迁移传病。忌种插花田,秧田不要与麦田相间。
(2)种植抗(耐)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中国91、徐稻2号、宿辐2号、盐粳20、铁桂丰等。
(3)调整播期,移栽期避开灰飞虱迁飞期。收割麦子和早稻要背向秧田和大田稻苗,减少灰飞虱迁飞。加强管理促进分蘖。
(4)治虫防病:抓好灰飞虱防治:结合小麦穗期蚜虫防治,开展灰飞虱防治,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减少初始传毒媒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叶片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叶片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