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管理,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水稻2025-03-31 09:56:06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种植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稻种植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全程管理流程?

主要分为育苗、栽插、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环节:

水稻种植管理,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1. 育苗:选择良种有机水稻晶种,选好育苗田并进行整地、施肥,采取温水浸种或土埋种子的方式进行水稻育苗。

2. 栽插:根据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株距和行距,进行水稻的栽插。

3. 水肥管理:在生长季节中,随着水稻生长的阶段,调整灌水量、施肥量和施肥时机,以保证水稻生长需要的养分和水分。

4. 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季节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对发现的病害及时进行防治和喷药处理等措施。

5. 收割:当水稻颖穗坚实成熟,水稻质量达到要求之后,可以采用收割机器进行收割,或者在早上露水刚下时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收割。

6. 脱粒:将水稻晶型或水稻颖穗晾晒至8-10%的水份含量后,可以采用脱粒机器进行脱粒处理。

7. 精选:将脱粒后的水稻进行清查、筛选和分类农作物质量等级,按照质量等级进一步加工精选,并装袋出库。

以上就是水稻全程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

种水稻技术?

水稻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做好水肥管理

1、适时晒田

当前一季稻处于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水稻直播密度大,封行早,够苗后要及时晒田,晒田要适度,晒至脚踩不陷泥、田间开小裂缝为度,可以适度多次轻晒,促进水稻根系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若是浅沙田快,宜采取勤晒、轻晒、多次搁水。

晒田时间长短要因天气而定,夏季气温比较高,晒田天数要短,晒田过度会容易造成生理性缺水、缺素,出现叶片发黄、生斑等症状。晒田过度的田块建议及早上水,进行浅水间歇湿润灌溉。若气温适度,晒田天数应多些,晒田时间一般控制在5-7天。

进入幼穗分化后看天气灌水,高温季节可适度灌水或采取日灌夜排降低田间温度,谨防高温热害影响孕穗抽穗,正常气温可采取浅水(水层2-3厘米)灌溉。灌浆结实期田间采用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以利养根保叶,防早衰,收割前7天断水。

2、科学施肥

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要抓住时机施好穗肥(时期和配比用量合适),有利于促进孕大穗,提高成穗率及每穗实粒数,谷粒饱满而高产。有的农民按照传统施肥,容易出现穗肥施用过迟或施用不足,虽早期苗数多,但因穗肥施用不当而出现穗小,成穗低,因此产量不高。

水稻封行后开始进入需钾高峰,钾在水稻体内起的最大作用是物质转化和转运,对穗粒数起决定作用,因此穗期要重视钾肥的施用。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施用,每亩用氯化钾15-20斤,少量施用尿素,优质稻可不追尿素。

水稻直播种植技术与管理

二、防好病虫害

水稻直播田密度大,田间湿度大,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容易发生,特别是纹枯病、稻飞虱,较移栽、抛秧的田块发生多且严重。密度大的田块,建议在水稻拔节前后施药1次,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根据虫情合理配药,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的药剂宜加入,即使纹枯病、稻飞虱发生较轻,要重视预防。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噻呋酰胺·己唑醇、肟菌酯·戊唑醇等药剂防治,噻呋酰胺是防治纹枯病的特效药,而且持效期长达30天,用于预防适合用噻呋酰胺或噻呋酰胺·己唑醇。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吡蚜酮或三氟苯嘧啶,三氟苯嘧啶是新药,成本高,但持效期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药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种植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种植管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