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制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制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选择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田制种,避免用望天收田、山冲冷浸田、锈水田、山荫田、烂泥田、新开田和病害重的田作制种田,特别注意要没有水稻的植物检疫对象,如细条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
杂交稻制种要达到最佳花期,既要求抽穗扬花期的天气适合扬花授粉,又要求父母本盛花期最大程度地相遇。实践证明,晴天多,无连续3天以上阴雨天气,上午9点到12点
水稻幼穗分化共分八个连续的时期,前四个时期称为幼穗形成期,后四个时期称为孕穗期。所需的时间相对稳定,早熟品种一般都在25-28天,中熟品种30天左右,晚熟品种33天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第一期:第一苞分化期
发生时间在倒3.5-3叶,田间检查可以用剥检确定,发育时间一般为2-3天。
幼穗分化始期(第一苞原基分化期)是生理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生长中心由腋芽生长开始转向幼穗生长,养分分配重点由运往分蘖开始转向运往幼穗,碳、氮代谢特点由氮代谢占优势过度为碳、氮代谢并重。
栽培上以此进入穗分化期的田间管理,应通过肥水管理促进上述生理转变,达到壮秆大穗。这一时期看叶色施用促花肥,能增加枝梗和颖花数。在杂交稻制种时判断这一时期,对于早期进行花期预测和调节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期:第一次枝梗分化期
在苞叶叶腋中正在发育着一次枝梗,在显微镜下可以明显看到一次枝梗原基的突起。发生在倒三叶露尖,历时4-5天。肉眼可以看到苞毛出现。
第三期:第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
在第一次枝梗原基的下部相继出现第二次枝梗原基,在上部逐步出现颖花原基,在第二次枝梗长成后,便在二次枝梗上分化颖花原基。历时6-7天。肉眼可以看到幼穗顶火把一样的绒毛。这一时期是决定穗型大小的重要时期。
第四期:雌雄蕊形成期
发生在倒二叶露尖,历时4-5天。剥穗后,肉眼可以看到粒粒颖花。幼穗长0.5-1cm。
第五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发生在剑叶露尖,历时2-3天。幼穗长1.5-4cm。肉眼可以看到粒粒颖壳。
第六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剑叶完全抽出,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历时2天。颖壳长度达到正常的一半,穗长4-10cm。这个时期是决定颖花是否发育完全,能否结实的关键时期。
第七期:花粉内容物充实期
这时从植株的外部形态看已经“胀肚”,穗长已经定型,幼穗变绿,历时6-8天。
第八期:花粉完成期
植株“亮肚”到破口抽穗,历时2天。
三系杂交稻种子的生产需要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相互配套。不育系的不育性受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共同控制,需与保持系杂交,才能获得不育系种子;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稻种子,供大田生产应用;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自交种子仍可作保持系和恢复系。
两系杂交水稻的生产只需不育系和恢复系。其不育系的育性受细胞核内隐性不育基因与种植环境的光长和温度共同调控,并随光、温条件变化产生从不育到可育的育性转换,其育性与细胞质无关。利用光温敏不育系随光温条件变化产生育性转换的特性,在适宜的光温时期,可自交繁殖种子,而三系不育系必须与保持系按一定行比相间种植,依靠保持系传粉异交结实生产不育系种子。两系杂交稻的杂种优势表现及机理与三系杂交稻一样,都是利用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杂交一代种子,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制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制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